瞄准未来产业,北科建嘉兴创新园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
时间:2024年07月02日

在嘉兴主城区西部,一座科创新城在绿树环抱下展翅欲飞,众多新型创新孵化器、科技研发楼在这里蔚然成林,大批科技型企业从这里扬帆启航,驶向蓝海……这里就是北科建嘉兴创新园。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一场“登山赛”,引领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就是当之无愧的“制高点”。自2009年落户嘉兴以来,北科建嘉兴创新园始终致力于在新时代的发展赛道上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围绕秀洲运河湾新城和嘉兴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园区通过科技企业的引进孵化、全链条优质运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氛围营造等,持续推动新科技、新产业、新发展动能的融合兴盛。

“氢”风吹“绿”能源新赛道

走进位于北科建嘉兴创新园33幢的浙江本源醇氢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讨论着即将投入制造的甲醇制氢设备的设计细节。环顾明亮的办公区,记号笔涂写的各种化学分子式“爬”满玻璃墙。“开会的时候最容易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必须赶紧记下来。”企业高级副总裁王越告诉记者。

本源醇氢是一家甲醇制氢、加氢一体化装备系统研发的集成解决商,自2022年入驻园区以来,始终致力于模块化、小型化氢能动力集成应用技术体系,业务涉及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甲醇制氢供氢设备建设,分布式甲醇制氢发电系统、船舶甲醇制氢发电驱动系统、氢基制铁系统的开发等。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氢能源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甲醇制氢是最绿色经济的制氢技术。”成立之初,企业核心团队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风口,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原有的储氢技术成本高昂,甲醇制氢设备则体量巨大,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行业痛点。”王越说,“让甲醇制氢的成本降下来,同时使设备轻量化,是公司成立以来的目标。”

为此,企业自主研发了高温型甲醇水重整催化剂,将制氢效率提高到原有的10倍,而反应器所占空间仅为原来的10%,破解了甲醇制氢的“卡脖子”难题。随后,本能醇氢乘胜追击,通过自主研发的纳米级合金膜,采用钯膜分离法替代原有的高压吸附法;研发高温型贵金属催化剂,规避制氢中的安全风险、减少氢气损耗,从而以小设备代替大化工,实现了甲醇制氢的即产即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瞄准未来。眼下,本源醇氢正与多个能源企业一起,深度参与“甲醇循环+ CO₂循环中国能源与环境发展大模型”项目。项目落地后,将通过小型化甲醇制氢技术,将冗余电力利用起来,制备氢气并合成甲醇,再利用合成后的甲醇制备氢气,用于氢燃料电池发电。“同时,我们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还将为制备甲醇提供碳源,在交通领域提前部分实现‘碳中和’。” 王越说,接下来,企业的目标是通过技术攻关,让中国的氢能源车能用上更经济实惠的氢气。

优质服务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为一家拥有各类自主知识产权20余项,云集多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和教授、高级工程师等精英人才的科技型企业,是什么吸引本源醇氢落户北科建嘉兴创新园?王越表示,企业最初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园区环境,但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北科建嘉兴创新园全面布局新质生产力发展,聚汇了众多欣欣向荣的科技型企业,还以优质的运营服务为新兴产业的生态构建提供了强大助力。

开园以来,北科建嘉兴创新园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主体的孵化和培育。2023年,园区新增三家浙江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为嘉兴铭度户外家居有限公司、浙江知丰食品有限公司和鼎宏荣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在园区的政策宣讲和申报指导下,包括本源醇氢在内的五家企业成功跻身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此外,据北科建嘉兴创新园负责人孟令瑞介绍,近日IPO过会、登陆深交所的汉朔科技也是从北科建嘉兴园区走出的以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几年前,该企业在园区举办的嘉兴市第一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冠军,并以此为契机正式入驻,从此在园区的鼎力支持下的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我们以建立‘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产业生态圈为目标,重点围绕政策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和法律服务六个方面开展产服建设,为入驻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服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共赢,形成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孟令瑞表示,接下来,园区还将继续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在生产生活服务、政策辅导、市场信息提供和高校资源对接等方面为它们提供助力,推动传统产业走向未来,促使未来科技照进现实,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