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建亦庄双园:以创新生态赋能首都科创
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引领下,产业园区正肩负着从传统空间提供者向“创新生态构建者”转型升级的时代使命。作为北京国资公司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力军,北科建集团积极践行使命,在亦庄精心打造了南海绿茵国际与北科建亦庄科创园两大标杆项目,以差异化定位、专业化运营和全链条服务,构建起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近日,记者走进双园,实地探访北科建模式的成功实践。

双园联动

精准定位激活产业新动能

记者在北科建集团负责人的北科建集团产业运营事业部负责人的介绍中了解到,其核心运营理念在于构建“空间载体+产业资源+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南海绿茵国际与北科建亦庄科创园通过差异化定位形成战略互补,成为北科建集团服务国家战略、高效整合资源的有力实践。

南海绿茵国际:

打造“体育+大健康”为特色的城市会客厅

步入园区,记者立刻被其活力四射的运动健康氛围所吸引。南海绿茵国际项目负责人向记者阐述其规划理念:园区以“体育+大健康”为特色,充分利用毗邻南海子公园的8.5公里自行车绿道生态资源,将足球场、棒球场等专业设施与商业业态有机融合,构建高品质商务、高品质生活模式的亦庄“城市会客厅”。与此同时,积极融合上下游产业资源,提高园区产业服务能力,筑巢引凤,目前已成功吸引并落位三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三家专精特新企业,产业根基不断夯实。

记者探访的园区企业亦印证了园区的独特价值:

在周宁运动空间(前北京国安队长周宁创立),企业方表示,7000平米的优质室内外场地及园区整体营造的运动生态,是其打造北京青少年体育标杆项目“UA NEXT青少年精英计划”不可或缺的土壤。

服务过奥运会、亚运会的艾图爱(ITOI)体育用品将总部设于此,其环保染料、无氟防泼水工艺等技术创新,与园区 “绿色化” 理念高度契合。面向机关、企事业的团购,已形成稳定、长期的专业运动装供应机构。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多项认证,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等资质。

意大利高端自行车品牌Wilier“两个轮子俱乐部”的运营者告诉记者,园区的专属骑行线路和专业环境,完美契合其品牌调性,使其迅速成为辐射京津冀骑行爱好者的文化枢纽。

北科建亦庄科创园

打造生物医药与专精特新“创新强磁场”

记者随后来到北科建亦庄科创园,这里呈现的是科技产业的蓬勃景象。北科建亦庄科创园项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园区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出租率超过93%,验证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二期5栋高标准厂房以“五高三化”(高层高、高荷载、高通用性、绿色化、智慧化等)设计理念建设,精准满足生物医药研发、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对空间的需求,目前签约率已达1/3,发展势头强劲。

入驻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御微半导体将北方总部落于此。其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国际领先的半导体量检测设备对厂房的层高、防震、洁净度要求极为苛刻。北科建园区提供的7.2米首层层高、无地下室设计和卓越的工程标准,完美解决了我们的核心痛点,是设备精度和稳定运行的根本保障。”

北京网格蔚蓝科技负责人则强调:“园区提供的政策对接服务和产业链资源,有效加速了我们‘网格化护眼大屏’核心技术的国产化量产进程,使其迅速在监控、会议市场占据优势。”

北科建亦庄科创园目前已成功聚集20家优质企业,其中包括1家上市企业和3家专精特新企业,计划于2029年实现产值20亿元、税收2亿元的目标,产业“强磁场”效应日益凸显。

全链条服务

从空间供给到生态构建

北科建的园区运营并非简单的“房东” 角色,而是通过全链条服务体系,为企业成长提供 “阳光雨露”。这种服务能力体现在精准的空间设计、完善的配套保障与深度的产业赋能三个层面。

精准空间设计

前瞻性解决产业核心痛点

在空间设计上,亦庄科创园针对生物医药企业需求,定制7.9米首层层高、高荷载楼板与宽柱距,满足洁净车间、大型设备安装需求;对比旧厂房,其消防系统、空间分隔更科学,完美适配御微半导体等企业对百级洁净空间、防震台的特殊要求。绿色化方面,园区采用二氧化碳热泵技术,年减碳排放 305 吨,节约标准煤130吨,2024年获评北京经开区 “无废园区”;智慧化建设同步推进,停车、物业等智慧平台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完善配套保障

营造无忧创新的软环境

配套服务上,园区建有101 套人才公寓(入住率70%)、员工食堂等生活设施,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深度产业赋能

构建“基础-增值-赋能”三级生态

产业服务层面则形成“基础、增值、赋能”的三级体系:基础服务涵盖空间维护、生活配套;增值服务包括政策申报、人才对接,每月组织政策宣讲会,协助企业对接政府资源;赋能服务则通过设立2亿元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共建中英精准医疗创新中心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与国际技术合作渠道。

此外,园区规划建设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目前正联合外部专业机构推进落地,未来将成为中小科技企业的“共享实验室”。

从南海绿茵国际的体育生态闭环,到亦庄科创园的生物医药集群,北科建亦庄双园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入驻企业提供了茁壮成长的沃土,更为首都乃至全国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贡献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北科建方案”,彰显了国有企业在服务国家创新战略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