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 年中亮卷|北科建人实干笃行映担当
时间:2025年07月22日

在北科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总有一群人以担当诠释责任,以实干书写答卷;总有一些团队以创新突破瓶颈,以坚韧铸就辉煌。他们用行动诠释“把企业当家”的初心,用成果印证“专业创造价值”的信念。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些闪耀的集体与个人,感受他们的奋进风采!

团队篇:攻坚克难显担当

长春公司:企业如家,寸利必争的 “护盘者”

长春公司始终秉持“企业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坚持底线,经过与合作单位多轮务实沟通与艰难谈判,最终成功达成协议,为集团减少现金支出数千万元,彰显了长春公司将企业视如“家业”,将每一分利益视作全体“家人”共同财富的经营态度。

上海城市公司:创效先锋,精打细算的 “资源魔术师”

嘉兴购物中心空调改造工程中,上海城市公司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跳出传统合作模式,巧思盘活资源——既让老旧空调焕发新生,更额外盘活数百万元现金资产。这是把 “效益” 二字刻进骨子里的智慧,他们用实干证明,创效从来不止于 “做了什么”,更在于 “做到了什么”。

环渤海区域公司:务实精进,自我加压的 “攻坚队”

“扎实、务实、真实、踏实”,这八个字是环渤海区域公司汇报工作时的鲜明标签。他们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只把 “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当作硬道理。今年,团队主动给自己 “加担子”,硬是让天津两个项目扭亏为盈。这份成绩的背后,是无数次沉到一线的调研,是一遍遍优化方案的较真,是 “不待扬鞭自奋蹄” 的担当。

北京城市公司:韧力破局,善借外力的 “解题高手”

面对重点难点工作,北京城市公司总有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不蛮干、不闭门造车,而是像海绵一样吸收外部力量:政策资源、专业机构、合作单位…… 但凡能推动问题解决的,都是他们借力的支点。从卡壳的审批流程到棘手的协调难题,他们用 “钉钉子” 的坚持,把 “不可能” 磨成 “可能”。这份韧劲里,藏着对工作的敬畏,更藏着 “办法总比困难多” 的智慧。

人物篇:企业先锋楷模

工地上的“守时人”,用责任筑牢防线

清晨8点的工地,总有一个身影准时出现 —— 那是环渤海区域公司的乔付忠。他并非工程科班出身,却凭着 “死看死守” 的责任心,把工地当成了第二个家。从晨光熹微到暮色沉沉,他盯着钢筋绑扎的间距,查着混凝土浇筑的标号,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工期。这份坚守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只有 “进度、质量绝不能出问题” 的朴素承诺,却比任何专业术语都更有力量。

高铁上的“急行军”,用脚步丈量实干

“今天坐高铁来,明天坐高铁回”—— 这是李璐出差的常态。刚从外地归家,来不及卸下旅途的疲惫,她便带着文件直奔高铁站,为了嘉兴的工作,星夜兼程。没有“等一等”“缓一缓”的借口,只有“把事办妥”的执着。这份奔波里,藏着对工作的热忱,更藏着“事不避难,行必将至”的实干精神。

深夜地库的那盏灯,照亮财务人的实干底色

每晚十点,当多数人已踏上归途,单位地库的角落里,总有一辆车静静停放——那便是财务管理部陆林的车。财务报表上的精准数字,资金调配中的高效流转,不是凭空而来的奇迹,是他对着屏幕逐行核对的专注,是他在政策文件里反复钻研的耐心,是无数个深夜里“再算一遍”“再核一次” 的较真.财务管理部的成绩,从不是写出来的汇报,而是众多陆林们用一个个加班的夜晚,一笔一划“干”出来的勋章。

从团队的协同攻坚到个体的坚守奉献,他们用 “守企如家” 的担当、“创效为民” 的智慧、“务实攻坚” 的坚韧、“敬业实干” 的初心,为我们勾勒出“北科建人”坚持的模样。下一个征程,让我们继续携手并肩,以他们为光,向卓越而行!